昨日本欄提及筆者在上海豫園餐館的經歷,勾起了當年留學英國的回憶。筆者在英國讀書之時,偶爾也會到倫敦遊玩,唐人街有一間中國餐館很出名,此餐館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食物質素特別好,而是食物價錢很便宜,食物質素亦過得去。
這間中餐館叫「×記」,餐館好像有3層,食飯很多時要「搭枱」,而且聞說有一規則,就是向侍應下菜只能一次,如再叫東西會遭侍應「問候」。筆者有幸在十多年前一嘗其食物,果然大開眼界,這間餐館之所以在英國留學生中那麼聞名,相信同其服務有關。
此餐館侍應大部分能操流利廣東話,由於餐館常爆滿,因此在地下大堂有侍應專門指示顧客應到哪層才有座位。如果外籍顧客入內,侍應會用手勢加英語「upstair、downstair」去指示顧客,如果顧客行動略為遲緩,他們會笑笑口說「死鬼佬上面」或「死鬼佬下面」,欺負他們聽不懂廣東話。雖然餐館價錢便宜,但筆者並不欣賞侍應的態度,只幫襯過一次。
香港在97年之前,很多餐館都存在同樣問題,就是服務質素不好,加上當時食物價錢昂貴,令人覺得物非所值。金融風暴之後,餐館的食物價錢回落了不少,例如有一蚊一隻雞、88元一斤龍蝦作招徠,酒樓亦以特價下午茶來搶生意。筆者覺得,近年香港飲食從業員的態度有顯著改善,如果以飲食業來說,香港仍然領先上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