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到經濟持續下滑及破產個案不斷上升影響,本港私人信貸款的壞帳個案升至金融風暴以來的新高。香港資信公司(CIS)昨日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下半年壞帳個案宗數急升至10.6萬宗,較00年同期上升80%,而去年下半年涉及私人貸款的壞帳人數接近4萬人,是00年同期的兩倍。銀行界人士預期,私人貸款壞帳的情況短期內難有改善,預期今年上半年度銀行整體的撇帳比率有機會升至6%的高位;若情況持續,不排除銀行會進一步收緊信貸。
香港資信公司總裁袁家輝認為,私人貸款壞帳個案大增,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若單一貸款人的壞帳個案宗數在3個或以下,相信主要是受到經濟不景的影響,當經濟復甦後,有關壞帳的數字會隨之下降。不過,若單一貸款人的壞帳個案宗數在4個或以上,估計這批人士受經濟因素影響較微。
他認為,除非港府同意銀行之間能分享正面資料,否則這類個案很難下跌。若能分享正面資料,銀行便可避免向單一人士作出過分借貸。
滙豐銀行總經理柯清輝表示,該行在審批私人貸款的政策一向保守,因此私人貸款方面的壞帳低於同業。他說滙豐會不時檢討審批準則,不過目前未有計劃再收緊借貸。
據他了解,破產管理署已將部分工序外判,以加強人手處理破產個案。對於銀行分享正面貸款資料的問題,他表示,銀行在大原則上已達成共識,但在一些細節問題上,例如如何界定正面資料及範圍,則仍在商討之中。
CIS報告又指出,在私人貸款壞帳的個案之中,約為74%屬信用卡貸款。道亨銀行高級總經理張耀堂估計,信用卡的撇帳比率去年底應已升逾5%,在經濟持續不景之下,估計撇帳比率今年下半年更有機會升至6%。
他認為,由於過去一年銀行的資金成本不斷下跌,而信用卡利率屬於定息,因此有效抵銷銀行壞帳方面的損失。不過,今年情況並不樂觀,因為若美息調頭向上,銀行的息差將會收窄,到時銀行所受影響可能很大。
美國運通銀行香港區行政總裁曾慶璘認為,破產個案上升,導致無抵押貸款的壞帳趨升問題值得關注,若情況不受控制,銀行可能會考慮採取相應措施,如收緊信貸或加息,以平衡承受的風險,以免銀行的信貸評級受到影響。他又表示,過去無抵押貸款的壞帳率只是3%至4%,若大幅上升便須留意。
東亞銀行(023)個人銀行主管兼總經理唐漢城表示,銀行已收緊對無抵押私人貸款的審批準則,而且會經常檢討審批的準則。由於失業率持續上升,私人貸款的信貸質素前景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