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德國經典默片《大都會》呈現的未來大都市,就像一座龐大機器,少數上等人在摩天大廈高處過着天堂生活,多數工人困在城市底下的十八層地獄做奴隸,不見天日地服侍機器,終於激起傾城大暴動。
二十世紀初西方處於重工業、大機器的時代,資本家高高在上,工人成為機器奴隸,慘受壓迫剝削。《大都會》面世後九年,差利卓別靈在美國拍成《摩登時代》,同樣強烈諷刺現代化機器世界,而加以漫畫喜劇化。差利在大工廠內不斷隨着機器進行指定的裝配動作,下班後也停不了機械式動作,見鈕便擰,很可笑亦很可悲。
《大都會》已經預見了閉路電視。到了《摩登時代》,閉路電視還裝到工廠廁所,監察工人是否偷懶。差利又成為餵食機器的試驗品,卻幾乎被機器吞掉,亦是經典的趣怪諷刺。
踏入二十一世紀,再不是重工業大機器的世界,變為微型電子晶體的後摩登時代,機械自動化,操作輕便,舒服得多了。然而在頗大程度上,今日人們仍是機器的奴隸,更在體能與智能上愈來愈追不上電腦化機器的運轉速度,正在反過來被機器控制。更大憂慮,是今後人們想做服侍機器的奴隸也不行,因為機器自行操作,肯定會取代很多人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