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全球化世界第一

愛爾蘭全球化世界第一

第二年度的「克爾尼/外交政策雜誌全球化指標」,經評估六十二個國家和地區在科技、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與全球整合的程度後,將愛爾蘭、瑞士和新加坡列為世界最全球化的三大國家,至於台灣和中國的排名分別是第三十二和第五十三。

據「克爾尼/外交政策雜誌全球化指標」,評估的六十二個國家和地區,覆蓋範圍約佔全球近八成五人口及逾九成經濟產量;至於評估指標主要分為四大範疇:
‧資訊科技,即互聯網用戶人數及使用率等;
‧政治參與,即成為多少個國際組織成員、參與了多少項國際任務,以及駐外使館和領事館數目等;
‧個人接觸,即居民外遊、打長途電話等次數;
‧經濟融合,即貿易、外國直接投資資金、收支等狀況。

美國排名在十大之外
據這些指標,「克爾尼/外交政策雜誌全球化指標」中排名頭十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愛爾蘭、瑞士、新加坡、荷蘭、瑞典、芬蘭、加拿大、丹麥、奧地利和英國,號稱是全球經濟火車頭和向外開放的美國只排名第十二。
亞洲方面,新加坡是唯一能進入十大全球化指標排名的國家,但從去年榜首地位倒退兩位;馬來西亞排名第二十;南韓第三十一;台灣第三十二;日本第三十八、印度第四十九;泰國第五十一;菲律賓第五十二;中國第五十三,比去年滑落四名,排在其後的亞洲國家只有巴基斯坦和印尼。

小國最易推動全球化
一個國家或地區排名愈高,當然代表它們在資訊科技、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與全球整合得愈緊密。此外,「克爾尼/外交政策雜誌全球化指標」的報告,綜合去年和今年度的評估,發現全球化進程有幾項有趣的特點:
‧全球化國家促進收入均等,而非如反全球化運動人士所指般造成剝削。
‧小國因需要流入貨品、服務和資金,所以愈開放愈易全球化,如新加坡、荷蘭、瑞典和瑞士。
‧全球化國家或地區更少官員貪污。
‧互聯網使用率和普及程度顯示全球存在明顯的數碼鴻溝,美國、加拿大和北歐國家在新科技融合方面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低稅收吸引外資不等於全球化,以色列和捷克是全球化新興國家,稅收佔逾國家經濟產量四成。
‧高度全球化國家的人,更重視生命滿足感和快樂。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