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明白警員為甚麼在除夕街頭狂歡集會中,向中三學生講「你今年貴庚?」但外省人肯定「霧煞煞」。香港人試着解釋這些無厘頭俚語對答,吃力而未必解到畫。不如叫外地「觀眾」睇睇周星馳的電影補課。(古Sir直情應該客串星爺的電影,賀歲片最好,笑口噬噬的古Sir只有一句台詞,不斷講新年快樂,唔慌會NG。)
血氣方剛的警員與練小弟「鬥嘴」,各具原創性,識用「貴庚」字眼,幾文藝。年輕一輩急才了得,無厘頭次文化刺激後生仔的腦筋,影響深遠。全個鬥嘴過程,雙方棄用三字經,難得自律,沒有火上澆油。
中年人也不示弱,像練小弟那位口齒伶俐的母親,敍事描述有條不紊,在如狼似虎的傳媒埋身追擊中,沒有嚇窒,劈頭一句:「係我唔識教仔。我個仔唔係乖仔,他是曳仔。」以退為進,沒有吹水作大或者博同情。翌日,傳媒再到居處等她,練太太頂住電梯門向記者發炮:「昨日已經交代一清二楚啦,畀番些少私隱我得唔得?我重申,我唔會再回應你們的問題!」是否好耳熟,對了,九成似官腔。別以為淨係高官有料到,屋邨師奶一樣懂得自我捍衞比髮型更嚴峻的私隱權。
不過,不是所有師奶都有品。像某位有權夠威的乜太,在旗下藝人受傷入院後數落傷者的分手男友,在醫院大呼「叫佢去死啦!」喔,成人暴力語言實在可怖,傳媒報道,下次記得打格仔。或者,打個大交叉,將句子塗改成小部分人亢奮的扯旗口號:「叫佢挺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