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Band熱潮打不死年青人有出路

夾Band熱潮打不死年青人有出路

香港的樂壇是偶像派與商品的世界,不論你是否五音不全,或者懂不懂何謂音樂,一樣受到萬民景仰。香港音樂是否僅限於此?未必!很多年輕Band友,正是推動音樂的中堅分子,可惜大眾對「非商品」沒甚興趣,他們難有發揮機會。不過仍有很多年輕Band友抱着滿腔熱情,默默耕耘,等待一個被賞識的機會。
記者:周靜飴
攝影:陳穎

不計較成敗最緊要有機會
Landscape組成半年,甚少有機會做LiveBandShow:「試過一次去到一間Bar,咁啱佢有個結他手缺席,我哋就上台試吓夾,點知彈錯晒,效果唔係幾理想。嗰次真係好氣餒,不過我哋都好希望多啲呢類演出機會,唔理成功與否,最緊要爭取到演出經驗。」大家要努力喇!

時間金錢最大障礙
Landscape現階段冇乜突破,皆因他們欠缺時間和資金,佢哋話:「平日我哋都要返工返學,每個月只係練20-30小時,真係練唔到成果。另外,我哋收入有限,唔夠資金買好嘅器材。我哋好想將自己寫嘅歌錄起,然後寄去唱片公司,但可惜租Studio嘅費用非常昂貴,所以到𠵱家都未有機會畀更多人認識我哋。」

Landscape5子逐個睇
組Band半年的5人組合Landscape乃現在香港年輕一代Band友的典型例子,年齡由18至21歲,鍾意玩Popsongs和R&BMusic,全屬超級音樂發燒友。組Band僅半年,但作品已有5首,包括《媽媽》、《葉綠素》、《最後答案》、《傷心的人是我》及《情難再》等,題材有講愛情,亦有講親情。最初只係各自玩玩吓,後得老師鄧志和先生教授唱歌、玩樂器和夾Band的技巧,燃起對音樂的熱誠,5人組合逐漸成形。

第二生命
Frederick(20歲,結他手)
細細個已經好鍾意音樂,𠵱家直情每晚臨瞓前都一定要玩過結他先至瞓得着,去廁所都要玩住個結他。日日要作吓歌,彈吓歌先至安樂。我覺得音樂已成為我的生命,冇咗音樂我諗我會死!

身體一部分
Bee(21歲,低音結他手)
我覺得音樂係身體嘅一部分,係抒發情緒同壓力嘅工具。我哋平日幾唔得閒都會去啲有LiveBand嘅Bar度睇人表演,揣摩人哋點樣演繹一首歌。

滿足成功感
Kobe(20歲,鼓手)
我最享受演奏一首歌出嚟之後,得到人認同嗰種成功感,係推動我繼續玩音樂夾Band嘅最大推動力。我希望第日可以好似我哋嘅老師鄧志和先生咁打鼓打得咁出色。

唔諗做壞事
Ford(21歲,鍵琴手)
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呢種講法雖然好老套,但係真嘅!玩咗音樂之後我唔會成日諗住去做壞事,改變咗我嘅人生觀,我諗我一生都會跟從音樂。

熱誠不死
Yuki(18歲,主音歌手)
我哋對音樂嘅熱誠係不死嘅,我哋會一世不停做音樂,不停地練、不停學,我覺得我哋還欠一個機會。

資深音樂人睇死Band壇
雖然一班年輕人都話自己對樂壇充滿鬥志,不過,資深音樂人卻未許樂觀,難道真的「一蟹不如一蟹」?

急功近利
甘仕良(資深音樂人):「以前我哋玩音樂會先花好多時間用別人嘅歌去練好玩樂器嘅技巧,然後再講創作,但𠵱家後生仔急功近利,一開始就玩創作,玩電腦音樂,冇打好根柢就去創作,因為底子唔好,好難得到別人認同,冇乜成功感,就會好快放棄。將來可以幫到歌手做伴奏嘅樂手會愈來愈少,我對香港未來Band壇睇得幾悲觀。」

盲目跟風
阿丞(曾獲三屆嘉士伯流行音樂節最佳結他手):「以前我哋玩音樂父母反對,會為咗玩音樂去做Part-time、瞞住屋企,好珍惜玩音樂,好認真去玩。𠵱家社會對夾Band嘅態度開放、父母又有錢,年輕人冇乜阻力,反而唔識得珍惜玩音樂,只當一種娛樂和遊戲,又或盲目跟從潮流。」

志在遊樂
鄧志和(亞視音樂總監):「𠵱家玩音樂嘅後生仔不少都係中產階級,只係覺得玩音樂好威、好勁就去玩,唔係太認真。相反以前嘅小朋友會盡量爭取機會學嘢,態度好唔同。加上𠵱家講求樂器文憑、證書,對年輕人嘅創作有好大阻礙。」

香港歷代上位Band
雖然𠵱家偶像派歌手雄霸樂壇,但歷代仍有不少由樂隊出身的偶像一樣大紅大紫!

全港至靚Band房 時租$100起
現時有些Band房設備依舊簡陋,Size細,隔音差、樂器舊,但收費卻要每小時$130-$200,令好多Band友望而卻步。最近九龍灣開咗一間佔地三千幾呎嘅Band房,投資超過200萬,引入最靚嘅樂器和Amplifier如Yamaha、Roland、Vox及SWR等,旨為年輕Band友提供廉價、優質、健康嘅環境夾Band,每間Band房均有閉路電視,謝絕Drugs&Sex!

ImagineFactory
地址:九龍灣大業街25號高良工業大廈8樓
電話:275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