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政治 - 吳靄儀

精英政治 - 吳靄儀

如果「精英」的定義是每個社會裏各行各業各界處於領導地位的人,那麼「精英」不錯是必然存在的。有些人認為民主開放的社會,就是人人能夠憑本身的才幹和努力成為精英的社會,這並非沒有道理,但卻不夠全面;而且公平競爭必須有平等機會作為先決條件,所以平等機會與所謂精英主義兩者之間不但沒有矛盾,而且更是相輔相成。
真正的衝突是在於精英政治和開放社會之間。我所說的「精英政治」,是一種精英作主的paternalism:家長式管治。誰可以晉身精英階層,可以是憑才幹而不是講家世關係,但一旦晉身精英,就有管治整個社會的「使命」,領導人「用人唯才」,可以是精英政治的self-perpetuation:自我延續。
這個模式對抗拒民主制度的人的吸引力,在於不經民主參與,以使命感代替了認受性。精英政治表面像民主,但往往與民主社會背道而馳。
開放社會的基本信念是,沒有任何人能代另一個人決定甚麼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信念,沒有任何人有權剝奪另一個人的自主權——即使處於管治地位的精英,也沒有這種權利。
開放社會是多元化的,物質資產未必人人平等,社會地位未必平等,但每個人的獨立思想、決定和基本權利必須受到尊重。政府不能督導大學如何運用其學術自由,大學也不必視培養政要為最驕人的成就;最可敬的成就不是當上精英,而是忠於自己的信念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