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日的經濟數據有逐步轉好迹象,投資者對美國在今年年中前復甦的信心愈來愈大,但同時卻令市場對本月底美息是否再下調開始存有分歧。
雖然路透社上周五在美國公布就業數據後進行的調查發現,接受訪問的24間證券行中,有18家認為聯儲局會在本月29日至30日的會議上,將會決定減息四分一厘,但與此同時本港的銀行及地產商卻認為美息已見底。
其實出現此分歧,除了因為大家對美國經濟數據所持的態度不同外,本港息口再下調的空間有限,亦是令美國和本地分析出現差別的原因。事實上,若果以過往慣例,聯儲局每當失業率趨升的時候,通常都會繼續以減息方法去確保經濟可以盡早復元,所以在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失業率為5.8%,創95年8月以來新高後,美國的分析員便普遍認為美國息口在本月底仍會下調四分一厘。
但回顧2000年時,美國聯儲局局長格林斯潘因過於防範通脹問題而將息口上調多四分一厘,此舉令美國的經濟市場間接受到影響而急速回落,至今仍為不少人所失望。
在前車可鑑下,加上現在美國經濟又正在逐步走出谷底,格林斯潘會否如此輕率進行減息實在值得深思。本人反而相信美國聯儲局會先行觀望美國的利率走勢,才再進一步作出利率的調控行動,因為無論前年的教訓,或現在的需要及迫切性,美國的息口都實在仍有時間給予聯儲局先進行觀望。
如果美國在本月底或未來再作減息,對本港的影響已由以往的正面變為偏向較負面,其中本地銀行業受的影響更甚,雖然對地產市道或多或少會有正面的影響,但如果銀行業因息差收窄而減少樓宇按揭借貸,以保障當未來息口回升時可獲得較大利潤時,這樣對地產市道的影響亦未必能如市場預期般好。
不過無可否認的是,無論本地或美國的分析員都相信,美息在本年內必會見底回升,原因是美國經濟已逐步走回上升的軌道,這亦是真正影響金融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為無論減息對美國及香港的經濟影響是好是壞,在去年港美息口已下降了共11次,對經濟的影響亦愈來愈小,所以投資者亦不應過於寄望減息可以為經濟帶來多大的刺激了。大家現在寄望的反而應該是美國經濟真的可在今年內全面復甦,這樣更見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