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236個項目 將檢討成效<br>創新基金兩年撥款5.3億

資助236個項目 將檢討成效
創新基金兩年撥款5.3億

【本報訊】1999年底獲政府注資50億元成立的創新科技基金至今逾兩年,截至去年底,共批出236個項目,涉及資助款額5.26億元,遠低於初期撥款金額。對於上述資助進度被質疑太緩慢,創新科技署署長何宣威昨日作出否認,並指出已預留30億元籌辦應用科技研究院。

何宣威在交代創新科技署進展時否認有關資助計劃進度緩慢,並強調撥款要視乎項目的質素。不過,他指出,該署已把檢討基金運作列為2002年的工作焦點之一,其中可能包括加強問責性。他預期,檢討將在上半年完成,最快可在首季完結,但未有披露檢討方向及細節。

30億設立應用科研院
根據創新科技署公布的最新數字,截至去年12月31日,創新科技基金合共接獲1138個申請,批出僅得236個項目,其中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大學及產業合作計劃和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各佔72個,餘下20個為一般支援計劃。
何宣威指出,該署今年將研究成立應用科技研究院計劃和該院的商業模式,並已從基金中預留30億元以供發展。應用科技研究院主要會從事中、下游的研究,即接近市場的開發,並會將研究推動至商業用途。該署希望研究院會有別於現有的生產力促進局,也不會是大學的延續,而考慮以合作計劃或合資公司等形式運作,實行大膽嘗試,因此該計劃也會較為短期性。

科技園總裁已覓人選
至於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一職,他透露已有適當人選,現待財政司司長批准,希望短期內可作公布。
何宣威在回顧和展望香港多年的創新和科技發展時指出,推廣創新及科技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人們往往期望1至2年可以見效,協助香港轉型,但事實是,有關工作最少也要3年或以上的時間。不過,他認為,香港工業家愈來愈積極參與支援和資助應用技術開發,在1994至1996年期間,政府每資助10元,私人機構才資助1元,但到近年,有關比例已增加至4.45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