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股:投資必須了解環球經濟

陸叔講股:投資必須了解環球經濟

剛過去的一年,環球股市令人相當失望,美股經歷近30年最差的兩年,歐洲亦不好過,其中英國去年失去16%市值,為歷來最差,至於亞洲主要股市包括日本更不消提,香港及日本竟加入全球股市表現最差行列。
但股票投資者在展望新一年再次顯示其樂觀性格,包括專業投資者在內的不少調查均顯示,投資者普遍相信2002年是復甦的一年,投資策略應以增持股票及減持債券為方向。
至於如何在美歐及亞洲區選擇,參考美林證券最新一份以環球基金經理作調查的報告可能有啟示,這班合共管理全球7000億美元的基金主管認為歐洲最值得看好,而亞太區亦應有不俗表現,不過對日本的看法便審慎得多。
高達8成的受訪者認為,環球經濟環境今年將得以改善,而差不多同樣多的基金經理相信整體股市在今年年底埋單計數會上升。值得留意的是他們早已身體力行,把錢放在股票市場上,現時這些基金平均持有現金比率只有3.5%,短期看來再增持機會不高。
讀者可能問,為何花這麼多精力去看環球市場及那些專業投資者的看法?原因有好幾個:第一,以往看環球經濟及股市可能只是一種參考,但自強積金推出後,相信不少朋友也會每月投入一些資金往這些海外市場。

投資組合須不斷調整
這當然並不是叫大家看完那些所謂專家意見,便急不及待去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因強積金是用作退休時用的,一個長線投資眼光是不可缺少的。但要獲得一個合理投資回報,不斷留意投資環境是很重要的。長線並不是買入便算,不需作任何調整,打個極端的比喻,20年來不斷買入黃金(20年怎計也是長線吧),到現在的回報比放在存款收息還差很多。
第2個原因多少與我的投資理念相近,就是相反理論。相信朋友都知道,當市場一面倒看好某一市場或股票便是沽貨離場的最佳時機,因此多留意一些市場對消費者和投資人的調查,看看他們對當前環境的看法,對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大有幫助。腦筋轉得快的讀者可能已經問,那我在文章開始時引述基金經理看法的報告,應該是「依書直解」還是「相反地看」?這還是留待讀者作獨立思考後,作自行判斷。
最後一個原因早已跟大家談過很多次,就是在全球一體化下,全外向型經濟的香港更深受其他市場變化所影響,因此環球經濟跟大家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