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二○○二年的兩岸關係,仍會是不戰不和,政治上不會復談、經貿關係更為密切的僵局。這僵局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美國在國際戰略上的單極超強地位;台灣民進黨的執政趨於穩固;中國入世及為舉辦二○○八年奧運作準備。
美國的單極超強地位,使中國在國際戰略上絕難與美國抗衡。在美國揚言若中共對台動武美國必會在軍事上有所反應之下,中共近數月來已極少再提對台不放棄動武了。中共近來對台政策所強調的是:
一、要求台灣當局回到「九二共識」中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以此為基礎恢復海協會與海基會的協商;二、以迴避主權的「行業對行業」的經濟方式去談判「三通」議題;三、反對台灣以任何形式在國際社會突出主權地位的做法。這三點,國際社會大致上均予支持,而除了第三點之外,台灣的在野黨和輿情也不反對。因此,在統戰方面,中共的策略比過去強調武力有效得多了。
台灣經去年底的國會改選後,民進黨的執政地位趨穩固,而且如果國、親兩黨無法整合的話,二○○四年的總統大選恐怕仍是陳水扁的天下。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儘管在實質做法上較李登輝主政的國民黨時代有所放鬆,如「戒急用忍」鬆綁、小三通、局部開放大陸人士赴台觀光,但阿扁拒絕「一中」原則,拒絕明確支持中國統一,否認「九二共識」,使北京對他高度疑慮。而在北京堅持以台灣承認「九二共識」作為復談前提的情勢下,兩岸復談在可見將來都難以實現。
美國在兩年前的克林頓時代,已開始加強與台灣的軍事合作。這種合作不像軍售那麼有象徵意義,但台灣軍事代表團多番訪問美國,台灣參謀本部將官在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課程中與美國軍官共同上課,軍事人員在美國進行多次對話,使台美軍事合作具實質意義。就台灣加入美國NMD計劃的問題,據最近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建議是「不要勉強」,還是讓台灣保持低調為好。美台軍事合作,固然有防止中共武力犯台的作用,但同時也有抑制台灣片面尋求獨立的作用。
兩岸僵局中,阿扁呼籲兩岸「少政治,多經濟」,但實際上台灣的大陸政策偏偏是「多政治少經濟」;相反,一向政治掛帥的中共,對台政策卻傾向「多經濟,少政治」了。中共會繼續發揮經濟上對台灣的磁吸效應,使台灣堅拒「九二共識」的政策瓦解。而政治談判、三通,過去中共都頗急於推動,現在反而是台灣急北京不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