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這個虛構的魔法少年,是全球千千萬萬兒童的偶像。澳洲有毒販竟盜用這名字,作為一種新款軟性毒品的名稱,以圖利用哈利波特的知名度引誘青少年服用,打開兒童市場。
據報這種近期在墨爾本一帶出現的興奮劑,含有「搖頭丸」的MDMA成分,呈圓形,有白色或米色,兩面均有巫師與月亮的圖案,並以英國作家羅琳的暢銷童話系列的主角「哈利波特」來命名。
澳洲醫學協會新南威爾斯省分會的古洛塔醫生怒斥毒品拆家不負責任,想誘騙青少年沉淪毒海。「他們企圖塑造出服食搖頭丸是正常、甚至是追上潮流的形象。」他說:「我們絕不容忍違禁藥物,利用廣受歡迎的角色來宣傳,更加可恥、下流。」
家長及公民協會聯合會主席貝克也抨擊販毒的宣傳伎倆,誤導兒童以為這種毒品可帶來魔法能力。
她指出:「哈利波特誘發兒童的想像力,創造了神奇的魔法世界。用這個名字作為毒品名稱,會令兒童誤信自己可得到哈利波特的力量。」
貝克痛斥說:「惡毒的毒販破壞年輕人純真的世界,罔顧他們的前途。」
墨爾本的聖文森特醫院發言人也同意,給毒品取名「哈利波特」,會令兒童容易受引誘而服用,並指「煙草公司也費盡心思以類似手法吸引煙民」,而且「常常奏效」。
這並非毒販首次利用流行事物來宣傳毒品。古洛塔醫生說:「以前也曾有人利用《超人》漫畫中的角色,引誘年輕人服食迷幻藥。」
古洛塔指出,搖頭丸是一種興奮劑,可導致血壓升高、暈眩、集中力減退、上癮等,而且「我們不曉得藥丸成分有多純,有時可能摻雜了其他危險物質。」
澳洲《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