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小景:押下去打五十大板 - 董橋

信息小景:押下去打五十大板 - 董橋

黃永玉先生寫他小時候常去鳳凰縣縣衙門玩的情景,附了一幅道台衙門的速寫。文章登在大陸《萬象》雜誌上,題為《「華采世家」碑文外記》。黃先生正在給鳳凰縣那座道台衙門寫一篇紀念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陳寅恪四位先生的碑文,《外記》只是寫碑文的副產品。他說,上三步石階進衙門,再上去是審案子的大堂,兩旁木架上掛着「肅靜」、「迴避」的木牌子和大紅燈籠,打屁股用的各種型號木杠板;中間一座公案,驚堂木、簽筒、筆架、硃砂硯台樣樣齊全:「公案後是座椅,座椅後是大屏風,畫的有海浪和半個紅太陽。」

我六十年代中期剛來香港的時候認識一位建築師,四、五十歲的王老五,家住山頂一所兩層高的老房子,外牆留着歲月斑駁的縐紋,凸出露台的一角還爬滿青翠的籐蔓,房子內部倒修飾得又新又好看。他姓黃,父親當年是南洋著名僑領,做白米生意起家的。這位建築師在荷蘭、英國都讀過書,裝束長年素雅考究,握着一管精緻的煙斗,那修長斯文的手指更顯得古典。
建築師醉心中國傳統文化,對民間曲藝尤其傾倒,家裏字畫文玩整整齊齊珍藏了一大批。是我在《南山雨》裏寫的申石初先生介紹我認識他的。我上他家裏吃飯也是跟申先生一起去的。深冬黃昏山上清冷,黃先生家的大門邊上鑲了一塊小小的漢白玉,雕上隸書「冷梅居」金字:「天夠冷了,還來枝冷梅!」申先生一邊按門鈴一邊笑着說。
客廳一色中西合璧的佈置,對着正門的白牆上掛着四幅石濤的山水花卉扇面,連畫框都用江南庭院的雕花木窗改裝,畫下配上一對高高的明式花几,養着一對盆栽,乍看彷彿杏花春雨的倒影。黃先生飯後帶我們上樓,說是給我們個驚喜。長長的樓梯轉上一處小小的玄關,穿進一道月亮門,居然是一堂黃永玉先生說的審案衙門了:「肅靜」、「迴避」的木牌子,紅燈籠是一對,一排木杠板插在長長公案的一邊,公案上的文房用具也齊全,座椅後面大屏風真的畫了海浪和半個紅太陽!

那年該是六七暴動的翌年,建築師說他痛恨那股無法無天的左風都吹來香港了,托幾家古玩店給他凑出一堂清朝審案衙門的全套道具:「他們砸四舊,我偏收四舊;他們和尚打傘,我偏弄個法紀的表徵。去年街上鬧得兇,我跟幾個朋友在這兒喝老酒唱老歌拍驚堂木!」他一邊說一邊從簽筒裏抽出一根竹簽扔到地上:「押下去打五十大板!」深夜下山的路上,申先生對我說,那是最生動的反革命行為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