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香港對手此起彼落

投資智慧:香港對手此起彼落

很多時本地媒體喜歡將香港及其他地方比較,以前比較最多的是新加坡,因為香港與新加坡同屬亞洲四小龍,同時崛起於七八十年代,兩地皆缺乏資源,要依靠入口原材料、食物及日常用品。兩地最大的資源是人力,經濟結構亦都是依賴服務業。在很多國際性排名,例如經濟自由度、經濟競爭力、最佳營商環境等,兩地同樣名列前茅。

國際排名只是虛名
正因為兩地經濟結構、發展都近似,傳媒常把兩地比較是可以理解。而且兩地的官員亦有意無意發表一些看輕對方言論,令到香港一般市民都認為新加坡是香港的直接競爭對手。
最有趣的是,所謂英美權威雜誌所作的商業排名,例如競爭力排名,排名愈高的地方,國際投資並非最高,經濟增長亦非最大。反而排名不高的中國,近年經濟都能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長。如果由此觀看,這些國際排名高低其實不是很重要,因為很多時只是虛名,營商的人很實際,不會因為排名高低而決定是否投資一個地方,他們多是實事求是,看看那個地方是否有商機。
近日傳媒喜歡比較的地方是上海,例如在數月前,上海交易所的官員,就發表了一些上海才是真正中國金融中心的言論,令到筆者覺得不是味兒,彷彿上海才是真命天子,香港只是中國的二流城市。既然出現中國熱、上海熱,筆者就趁新年假往上海走了一趟,再次看看上海現在是甚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