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現況差勁、前景又不明朗的情況下,香港上班族的處境的確有如待宰的羔羊那樣毫無討價還價的能力,只能默默接受比以前差勁的薪酬及僱傭條件。而有部分企業更看準上班族處於這樣的弱勢,刻意提出更不合理、更難令員工接受的僱傭條件,像冠忠巴士集團屬下的新大嶼山巴士公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根據該公司所提出的計劃,公司的近一百名員工將會被解僱,然後再由公司屬下的另一家公司聘用,不過薪金就要大幅削減一成多至兩成多。
我們認為,冠忠巴士集團透過解僱然後再聘用的方式迫使員工減薪是短視及不合理的做法,這不僅對在公司服務多年的員工極不公平,更將大大打擊他們的士氣,即使最終能迫使員工就範,他們的忠誠及服務質素也難免被削弱,到頭來受傷害的是公司以及使用該公司巴士服務的公眾。
應該看到,冠忠巴士集團的新安排不但令員工要面對大幅減薪,他們由於被迫轉投另一家公司,原本的服務年資以及隨年資享有的種種權益也將被一筆勾銷,結果員工便要承受雙重甚至三重的損失,令他們面對更大的生活困難。
我們認為,即使公司真的要控制成本,直接要求員工減薪不就已足夠,根本不需要用上這樣的花招令員工面對更大的損失。
更重要的是,公司節省成本並不是只有大幅減薪這個方法的,透過提高營運效益或撙節其他運作開支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例如九巴過去幾年就透過改善管理及營運效益,令該公司在連年凍結票價下仍能維持盈利有可觀增長,更沒有出現大幅裁員減薪的情況。我們認為,冠忠巴士公司同樣可以透過類似的管理改革提升營運效益,即使未必能像九巴那樣成功,也至少可以避免只依賴減薪裁員來控制成本。要知道減薪是非常打擊員工的士氣,並極可能令較優秀的員工轉投其他公司,這樣對公司的服務質素及長遠競爭力怎麼會有好處呢?
我們很明白,在經濟低迷時企業的確有控制成本的需要,但控制成本的方法很多,大幅減薪只是其中一個方法,而且是一個會引發不良後遺症的方法。我們期望企業能在減薪以外找尋更有效的節流方法,我們更期望企業不要使用甚麼特別的減薪「花招」令員工蒙受雙重甚至多重的損失。
(圖)新大嶼山巴士大幅削減員工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