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戶二按隨時變負資產

萬戶二按隨時變負資產

【本報訊】在97年金融風暴後爆發的負資產問題,至今仍困擾樓市,而負資產的成因主要是樓價下跌,令物業市值低於未償還貸款,但買家透過二按獲得較高的樓按成數,是造成樓價回落時負資產數目大增的原因。不過,近年發展商為了促銷樓盤,仍不惜提供各式各樣的二按優惠。資料顯示,現時仍未償還予發展商的二按貸款金額逾67億元,單位近萬一個。

根據地產建設商會向立法會提供,有關發展商為住宅物業提供二按的數字,於2001年12月底,未償還的二按貸款宗數有10850宗,金額67.06億元。市場人士憂慮,發展商承造的二按,恐怕因今年利率反彈而令負資產數目增加,不過亦有業內人士認為毋須擔心。

樓價跌逾5%便有危機
去年發展商為促銷新盤,往往提供高成數樓按,二按大多為樓價的25%,即買家共借樓價的95%。市場人士預期,今年利率反彈,假如樓價下跌逾5%,該批買家便淪為負資產業主。

黃光耀:銀行有應變方法
九龍倉(004)助理董事黃光耀認為,金融風暴前市民供樓款項佔總收入可高至六、七成,但今日銀行為保障風險,己限於五成內,加上嚴格審批,拖欠二按情況應不會惡化,即使未償還二按宗數增加,銀行亦會採取措施,如延長還款期以減輕供樓人士負擔,因此毋須過分擔心。
至於市場憂慮減息周期完結,利率趨升,供款額提高,令欠供個案增加,黃光耀則認為,利率回升,顯示整體經濟轉好,市民入息加多,供樓能力理應提高,欠供不會惡化。
況且,發展商提供二按,普遍以首2至4年免息供作招徠,有能力的市民,寧願申請二按,也不願多付樓價,目的令手頭資金運用較靈活。美聯物業執行董事張錦成指出,在現時低息環境,發展商提供各項免息供二按優惠下,會否有更多借二按家庭跌入負資產行列,關鍵在於樓價走勢,而按揭息率維持在5厘以下,供款額佔總收入四成之內,欠樓按情況應可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