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聖誕的北海道好不熱鬧,日本遊客雪看得多不稀奇,冬天是不會來的。國泰直航,日航包了幾百架專機,也直航。港龍飛函館的旅客又來到此地。札幌的街上,看到的盡是香港人。
香港遊客最容易認出,他們最喜歡穿表面尼龍,裡子絲質的羽絨褸。男男女女,一人一件,褸面還打了一個NorthFace的牌子。
也不知道為甚麼香港人這麼愛羽絨褸。日本人絕對少穿,大概是因為始終容易被釘子或尖銳的東西勾爛。香港天寒地凍的日子短,耐不耐用不要緊吧?
最初大概是設計給滑雪的選手用,還有羽絨褲呢,購入時一套過,好不威風。在北海道穿起來,一走入暖氣十足的室內,外褸可以脫去,褲子除不下,熱氣直逼,兩條大腿汗水下流,連鞋子都浸濕了。
尼龍布料的着色,可能在技術上不太過鮮豔,最初多數是深藍色,後來也出現了黃色,但甚庸俗,紅的也紅得不好看。
歐洲名牌,見東方流行,也出羽絨大衣,但是照顧外形,總不肯大加羽絨,做得較薄,在寒冷的天氣中是不管用的。
大陸見獵心喜,開始大量製造羽絨褸。競爭之下,有些賣到幾十塊港幣一件罷了。在電視上看到政府取締的新聞,把羽絨褸用刀子割破,現出裏面的雜物,不知是甚麼做的,不是羽絨就不是羽絨。
看羽絨褸的流行,想起六十年代的香港,人人穿着一件黑色棉襖,顏色雖然單調,但裏面的恤衫還打了一條領帶,風度猶存。當今年輕人,羽絨褸裏面有一件Ape牌T恤,已當成不可一世了。
羽絨褸雖然禦寒,又很輕便,但穿在身上臃臃腫腫,人變成巨熊,是極不美觀的一種服裝,希望這種流行趕快過去。